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bbin体育官网馨c77,tv > 新闻动态 > 22万百姓盼毛主席给董存瑞题词,主席婉转拒绝朱总司令更合适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53 点击次数:141
北风呼啸,雪花横飞,北京城被寒意笼罩。
1956年的那个冬天,冀兴坡,一个来自河北隆化的普通干部,裹着厚厚的棉衣,在中央办公厅的大门前来回踱步。他心里装着隆化22万百姓的期望,就为了一个请求:想让毛主席为董存瑞烈士题字。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碑马上就要建成,如果能得到毛主席的题词,那对隆化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光荣,也是对那位为解放隆化英勇牺牲的年轻英雄的最好纪念。可事情的发展比他想的要难,最后的结果更是让人大吃一惊。
冀兴坡急得直跺脚,好容易有个干部出来接待。
一说完事,那干部就让他在下周三再过来。
冀兴坡心里乱糟糟的,只好先在北京找个旅馆住下,边等消息边想那些事儿。
董存瑞那英雄的故事在脑子里转悠个不停。那回是1948年5月,隆化县城那时候正被战争的乌云给笼罩着。
内蒙南边、河北北边有个小城,它在承德和赤峰中间,是条重要通道。
国民党在这儿建了很硬的防线,想靠这地方不易攻破和火力强来挡住我们解放军。国民党13军的军长石觉还敢吹牛:“要是共军能拿下隆化,我就把承德送给他们!”可他没看懂我们解放军的决心和胆量,更没看懂一个小战士的英勇。
那时候,东北野战军十一纵队接受了解放隆化的任务。
这支部队成立不久,主要由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构成,打攻坚战的经历不多。
敌人防守很严,他们得克服不少难关。
快攻下隆化城了,部队开了个誓师会,挑了几个要负责炸城的人。
那年十九岁的董存瑞,毫不迟疑地冲在最前面。
他长得不算高,肤色挺黑,可身体挺健壮,看那眼神就透着股子坚定。
在部队,那哥们儿爆破技能特牛,还得了个“模范爆破手”的名号。
为了练就更高超的爆破技艺,他那是拼了命地训练,不停地研究技巧,还自己在营地用土石堆个工事来模拟操作。
记得他入党那会儿,那誓言可庄严了,说“我这辈子都交给党了!”现在,瞧他那干劲儿,简直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誓言有多重。
5月25号那天,战事爆发。
董存瑞带着爆破队,顶着重重枪弹,把好几个敌人的堡垒和炮楼给炸掉了。
下午三点半,部队接到指令,要我们去攻打隆化中学,那可是敌人最关键的地方。
可是,我们面前横着座桥,过不去,成了我们冲锋的大难题。
桥上有个暗藏的堡垒,敌军的机枪猛烈扫射,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路。
好几个爆破手都试着把那堡垒炸掉,可最后都壮烈地牺牲了。
时间飞快流逝,总攻的钟声即将敲响,董存瑞急得团团转。
他挺身而出说:“连长,让我去把它炸掉!”七班的班长郅顺义也跟着要求参战。连长望着这两位出色的战士,心里十分难过,但形势紧急,他还是点了点头,答应了他们的请求。
“老郅,一起冲!”董存瑞扛起一个15公斤的炸药包,和郅顺义并肩冲向桥面。
郅顺义扔手榴弹帮忙挡着,董存瑞专管把那个暗堡给炸了。
枪林弹雨中,他们俩拼命往前冲。
到了桥下,董存瑞碰到了个难题:找不到能放炸药包的结实地方。
这座桥挺高的,要是直接搁地上,那炸药劲不够,搞不定那个暗堡。
边上又没啥树枝或者能用的东西来帮忙支撑。
急中生智,董存瑞作出了一项惊世之举。
他左手支撑着炸药包,右手迅速点燃了引线,大声呼喊“为新中国冲锋!”用自己身体作为炸药包的支撑点。
郅顺义看到这惨烈场面,想冲上前去,却被董存瑞那声喊叫“卧倒!快卧倒!”给吓住了。
轰的一声,桥上的暗堡被炸塌,董存瑞也英勇捐躯,用他短暂的生命为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道路。
隆化县城最终被解放,可董存瑞的遗体却找不到了,只留下了那让人动容的英雄事迹,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里。
过了七天,冀兴坡还是没有收到任何音讯,于是他又跑了一趟优抚司。
结果被告知他得先回隆化等着。冀兴坡满心不痛快,灰溜溜地回了隆化。看到村民们那急切的眼神,他心里沉甸甸的。
县里的大领导和冀兴坡商量后,决定再努力争取一下。
于是,他来回跑北京好几次。
最后,在1957年6月初,好消息终于来了,事情终于解决了。
优抚司领导给了一份题词,上面刻着“舍身为国,永垂不朽”八个字,笔力粗犷有力。
可看那署名,不是毛委员的大名,而是写着“朱德,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”。
冀兴坡纳闷,问司长毛主席为啥没题字。
司长说,毛主席不是不想题字,是觉得董存瑞是战士,应该由我们的总司令朱德同志来题。
毛主席觉得刘胡兰是普通群众,董存瑞是战士,他自己又没当过兵,所以觉得朱老总来题词更合适,更能显示出对烈士的尊重,也更贴近实际情况。
冀兴坡听后心里挺复杂。
他懂了毛主席这样做的用意,也看透了其中更深的意思。
毛主席跟朱德总司令,两位都是我国了不起的革命头儿,他们俩的名字,就像一对好兄弟,一起写下了中国革命的大篇章。
从井冈山那时候开始,到我国成立,他们一直在一起打江山,感情那叫一个铁。
“朱毛”这俩字儿,代表他们俩人那铁打一样的伙伴关系和特别深厚的革命友谊。
毛主席说过:“要没朱,哪有我毛。”
朱毛,朱毛,朱在前嘛。
朱老总说过:“大家都说朱毛红军,朱和毛分不开,没有毛朱就过不了冬”,“哪怕把我切成两半,也绝不会切断我和毛泽东同志之间的纽带”。这故事,就是说明咱老革命家那股子肝胆相照、共患难的情谊,还有毛主席对朱老总的敬重和信赖。
冀兴坡带着那题词和满满的感动回到了隆化。
听说毛主席拒绝题词的真正理由后,大伙儿没觉得沮丧,心里更感动了,也更明白毛主席的高瞻远瞩,对他更加敬佩。
1957年10月18号,董存瑞烈士的纪念碑在隆化苔山脚下建成,碑子有14.5米高,上面有朱老总的题字“舍身为国,永垂不朽”,字样很大气地刻在碑的前面。
这个纪念碑不光是纪念董存瑞烈士,还长久地歌颂了他那不怕牺牲、勇敢无比的精神。
董存瑞虽然已经不在了,但他用生命建立的丰碑,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,激励着每一代人为国家的强盛不懈努力。
他的名字和事迹会一直被讲述,他的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,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。
Powered by bbin体育官网馨c77,tv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